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看見未來,就等於可以防範未然嗎?

 阿樹最近接到一個出版社的聊書邀約,但因為我不太想推薦這本書的,就跟出版社說:「我可是會打臉這本書的內容哦!」沒想到對方還覺得挺好的(這種要求這輩子沒聽過?),所以想說,不如用書來談一下防災也挺好的?


書名叫做「我所看見的未來」這本漫畫(原出版於1999年,2021新增了內容重新出版)。由於漫畫是由「預知夢」所畫下的,一般會拿這本來聊的通常都是以神秘、不可知的角度,如同大家熟悉的老高也是,而之所以這本書會受到注意,主要是因為它畫下來多半是「不好的預言」,包括黛安娜王妃過世、皇后合唱團主唱佛萊迪(Freddie Mercury)病逝、日本311地震等事件,甚至最近(2021年出版的內容)甚至還提到了「2025年7月5號上午」將會有大災難,也因為有本書似乎神奇的準確這種說法。因為內容十分繪聲繪影,也難免會有人來問阿樹:「這種情況有影嘸?」不管你覺得預知夢是真是假,會怕是正常的,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到底我們會不會遇到這類型的災害、而我們到底這麼看待這種預言災害的文章或言論?

書上畫的內容和真實的災害情境落差
首先來看看書上怎麼寫2025的災害:
「災難範圍北起日本、西至台灣,南邊到印尼摩羅泰島,東邊則是北馬利安納群島這塊菱形區域的中心,則會是震央。南海海溝南邊的菲律賓海從下方噴發了,形成大海嘯往周圍的國家推進。日本列島的大平洋側,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被大海嘯吞噬了。朝著震央,不知為何也看到了兩匹龍前往震央的影像。」

作者是說自己像是在地球之外看件事情發生,就如用看google map一樣。而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東、西、南、北邊界正好就是菲律賓海板塊的四個頂點。中學地科課本會提到「地震火山常發生在板塊的交界上」,可是作者並不是說災害起始位置發生在板塊邊界,而是在菲律賓海板塊的「正中間」,這點就令人匪夷所思了,因為板塊的正中間,是相對比較「堅固」的地殼,從中間噴出個什麼都相當不合理,要讓一個板塊從中斷開並噴發岩漿,要花上的時間甚至遠大於人類的歷史。雖然科學上不常用「不可能」這麼斬釘截鐵的字眼,但阿樹我很想說,這真的不可能發生。

菲律賓海板塊在google map上的示意圖
預言中的災害位置、菲律賓海板塊的相對關係

不過,如果退而其次,談菲律賓海板塊呢?實際上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有處交界,要是發生大地震,將會帶來重大的損害。其一是「南海海槽」,這裡曾經有發生過數次大型的地震與海嘯,而日本的研究也指出,如果整段海溝一起錯動,確實可能超過規模9.0以上,也就是接近311地震的程度。 
南海海槽(Nankai Trough)以及其隱沒帶孕震區的範圍(紅色部分,越左上西北方位置越深)

至於臺灣附近,也一直有學者認為,東部的琉球海溝具有規模8.0以上的潛勢,由於海溝的線型和臺灣本島近於垂直,即使有海嘯也不會像前面提到南海海槽的海嘯一般可怕。但即使如此,因為可能會發生的地震規模很大、加上離臺灣相當近,還是會擔心它本身引發的震度,以及海嘯對東部的沿岸地區造成災害。
 

18種海溝型海嘯源(T1~T18)及4種斷層型海嘯源(T19~T22)之空間分布、名稱與地點(吳祚任,2011)
 
除了臺灣、日本以外,這一圈板塊邊界,幾乎不同段都有可能會發生地震與海嘯,只是不知道何時發生而已。你問我有沒有可能跟那位漫畫家的預知夢一樣,這些地方「同時一起活動起來」呢?其實從上面板塊邊界地震區的分段圖就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分段之間,都是有「轉折」的現象,這代表著板塊邊界附近的受力方向有些改變,因此不會被認為是連動的構造。換句話說結論就是:機率不會零,但可能比白堊紀的隕石撞地球還低上許多。

說到隕石,確實「剛好」發生有一顆天外飛來隕石砸在菲律賓海正中間,好像蠻符合漫畫上預知夢的情境,只是這也是不會在2025年7月5日發生的事情,因為現在美國太空總署和噴射推進實驗室已有建立一套搜尋近地小行星的哨兵系統,利用望遠鏡等觀測系統找尋對地球可能有威脅的小行星等天體,基本上2025年7月5日並沒有靠近地球的小行星,而且根據目前已知的近地小行星中,並沒有體積夠大、又同時有高撞擊風險(累積機率1/500)的小行星。因此,從這角度來看這災害也不會以隕石的型式發生。

那臺灣在2025到底有什麼樣類型的災害需要注意?
其實,正確的天然災害防災觀念,不會考量特定年分、日期來擬定策略,因為自然界的狀況多半是不確定性高的,即使每年專家都會提醒大眾要注意南海海槽、琉球海溝的海嘯與地震,但不必然是它要發生了,反而是科學家覺得「它應該快發生了」,才會去做相關的宣導。接下來在後面幾段,也會有更多對於災害預言的防災觀點。

但畢竟這樣類型的災害並不是那麼常發生,因此一般會以增加防災意識為優先,比如知道在海邊有不明的大地震發生時,本能反應的先往陸地方向、高處的地方逃生。而要是擔心規模大、震度大的地震,最根本的防災準備,反而是從建築強度、家中擺設等準備為主。

除了上述對極端災害的防災建議,對於較常致災的現象反而是更常會面對的災害,比如規模6~7的中型地震、颱風帶來的風災、水災、山崩與土石流。或許更重要的是,先問自己在以上這些情況下,有沒有辦法照顧好自己。雖然能做的防災準備看似不多,但實際上如果盡可能做到這些準備,多少都有減災之效。

如何看待預言夢和各種災害預測
有很多區分科學/不科學的方式,其中一種蠻常用來論述科學方法的特徵,就是在於其「再現性」,也就是是在同樣的操作方式,可不可以再現同樣的結果,就算有些微差異的結果,還是會在一定的誤差範圍之內,比如說我們在同樣的地點、高度與環境下做自由落體實驗,能夠測量到相近的秒數(因為重力加速度不太會變)。

但是,如果以「如果他不只預言成功過一次,還有很多次都有預言到。」來作為「再現性」的證據,其實是不符合上述科學方法的原則的。因為所謂的再現,應該是即便是不同人也能做到的事,因此不管是預知夢還是神明託夢,都無法被驗證其可再現性。所以,所謂的預知夢要能被相信,它不能是一個特定人物才能做到的現象,因為沒有別人能做到,自然就無法確認這件事情的真偽。

欸,等一下,我可沒有要說預知夢這件事是子虛烏有,而是想說明,因為夢境的內容是無法被證實真偽之事(除非哪天有「側錄」夢境的黑科技)。就如同有些人會相信這世界上有看不到的鬼,但即使如此也無法證明「鬼不存在」,白話來說就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而這樣的議題,會被認為是「不可證偽性」,而成為科學無法處理的議題。

此外,看了「我所看見的未來(完全版)」裡面對每個事件的說明後,還有三個可以深思的點:

1.不是每個夢境都必然成真(比如富士山未爆發)
2.發生的時間未必準確(比如311的時間難以解釋)
3.夢境的呈現不一定是實境,有可能是呈現相關意象


從這三點可以發現,今天對2025年的預言,它可能不會發生、可能不會準時發生、也可能發生的狀況和目前作者理解的夢境有落差的狀況。所以我們細想一下,硬是要把時間區段拉出來思考,比如「在2025年7月5號上午時,把這些地區的人都撤離到某個安全的處所,然後等災害結束後再讓他們回歸正常生活。」這件事的可行性,以及「如果沒有發生的話」的負面效果。可以發現像這種對特定時間、地點、災害類型的防災策略,最大的硬傷就是「沒有發生的話怎麼辦」的解決方案,甚至還會造成防災心態的疲乏。所以真的要嘗試去防範預言中的災害時,最後也只能回歸到「多注意一點」的建議。說實在的,我會覺得預言夢這樣的事情,「聽聽就好」,防災本來就很重要,但不需要用災難預言來引起注意,不如請大家思考一下,下次颱風你家要是意外的淹水了,該怎麼預防這樣的事、或是想好事後的處理方案吧!

延伸閱讀:



2022年4月13日 星期三

如果你覺得科普只是把科學寫簡單一點、生活化一點,那你可能誤會了什麼?

這篇文章會舉一些例子說明,但因為都只有單頁的case,目的不是在說那本書很爛(所以不會寫出書名出處以免失焦),而是說明科普書在專業知識要求的重要性與需要在意的問題類型,藉此說明寫作需要注意的一些重點。


可能是自媒體盛行,投入科普寫作的同好越來越多,我想或許可以多一點這樣關於科普文章想法的分享,供新加入的科普夥伴參考,可能是一些大眾的迷思、可能是一些重要卻常被忽略的地方,或者是我曾經有犯過的小錯誤,希望可以拋磚引玉讓科普寫作會更有新媒體世代的面貌。


「審定者」的必要性與科普文需要的背景知識

其實「正確性」應該是科普文的基本要求,但基於科學的本質(等下會續談)並沒有「絕對真理」這件事,所以我們若要討論科學的正確,其本上應該是基於「符合當代對該科學知識的認知」或是「大部分科學家認同的想法」。畢竟如果就門外漢來看,他們可能分辨不出正確和錯誤,這需要專業的科學家或科普工作者來把關。


以阿樹自身的著作經驗,在撰寫《地震100問》與《海洋100問》的過程中,主要的內容規畫、撰寫雖然幾乎是由我出發,但由於出版社對於百科類書籍的內容正確性有更高規格的要求,因此會希望有更加權威等級的專家監修(和審定同義)。而國內外的科普書籍中,不乏許多非科學專業的作者,可能是圖畫書繪者、可能是媒體人、作家等身份,而這類書籍的正確性就完全需要靠審定者的確認了。


可是,平常的網路平台、社群貼文並沒有審訂者,那有什麼把關方式呢?或許是科學編輯吧?但是大多數平台的科學背景編輯也非全能,還是可能需要洽詢專家。但我個人是持「自律為先」的開放態度。如果有去上科普寫作課程,都會建議新手最好「寫自己有把握」的內容,比如地科的學士、碩士,當然還是盡量以地科素材為主。以我而言,天文領域不夠專業,當然不敢多寫太深。那有了碩士或博士學位就一定能寫好嗎?那也未必,只是有經過學術論文的閱讀與寫作訓練,「平均」應該都有「說明知識給同行」的基本能力,而這項能力也較能確保說明的正確性。


「正確」和「精確」的差異?

不過,有些科學知識很難,這時就會有一些方式來輔助簡化,像是用比喻法、圖片輔助,像是地科就非常著重在圖片解釋抽像、立體或複雜的概念,比如「板塊構造學說」就是一例。而且板塊構造本來就是抽象模型,因為看不到岩石圈、軟流圈差異、時間尺度又大,本來就常用圖示表現,不過,有時過於簡化的圖、或是缺乏時間軸的概念時,就會出現問題。


比如以下某個書本上畫了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擠壓出臺灣的概念,並輔以圖片表示,就有一些「不正確」而非「不精確」的問題。在此簡單列出這張圖背後的幾個問題:


  1. 太平洋板塊是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海板塊是菲律賓海板塊,沒有「誰屬於誰」的狀況
  2. 圖中呈現的是7000萬年前左右,太平洋板塊向西隱沒的現象(第一次造山運動,又稱南澳運動,形成古臺灣島),卻誤植成菲律賓海板塊。
  3. 菲律賓海板塊是後來才形成的,而到600萬年前開始,才帶著呂宋島弧靠上臺灣的「第二次碰撞」造山。


確實,上面有些錯誤看似「有點細節」,但這和「原來正確的比較艱深」是兩回事,因為錯了就是錯了,實際上真的有人閱讀後並記下這些內容,就會得到錯誤的概念,這也是我說的「不正確」問題。那什麼又是「不精確」但又「大致正確」呢?比如我以下針對上圖文字部分的改寫:

(標題)板塊運動「擠」出臺灣島

(內文)7千萬年前左右,板塊運動就將古臺灣島從海底擠出海面,而到了6百萬~2百萬年前左右,古臺灣島又再次被擠成高山。這些最古老的石頭,就這樣從古時候的海底,被擠成皺褶的樣子堆在高山上。

直到現在,板塊運動的作用仍不斷持續著,或許我們可以想,臺灣是會繼續長高?還是會隨著板塊的運動漂移呢?

至於圖的部分,也可以畫成兩張,分別代表不同時期的板塊運動,又或者只要畫上現今的板塊構造示意即可。


這樣一來,就是一個比較簡化板塊運動時序,也不談太多細節的科普文章,但內容與現今大致的科學認知沒有太大落差。


分齡和分眾的重要性

其實這也是一個常見的問題,阿樹有被各式各樣的刊物或是單位邀稿的經驗,大部分專業的科普平台或雜誌,都具有分齡分眾的概念,比如「泛科學」、《科學人》、《科學月刊》都是以成為主取向的媒體或刊物,而再細分下去,這三家讀者也是不同喜好、或是不同屬性的受眾,可能有部分但並不完全互相重疊。而像《親子天下》、《國語日報》等就像是對孩子的刊物,有些童書標榜趣味生活,而有些則會強調輔助學習的課外讀物。因此,就算同樣的題材,在不同受眾取向的刊物讀物中,都會有不同的目標。


許多不太接觸科普的科學家,或是剛入門從事科普寫作的同好,常常會因為對分齡分眾概念不清楚,因而做出不恰當的科普傳播。最常看到的例子是,比如辦理給小學生的科普講座時,請了超級重量級但少有跟大眾對話的學者來演講,而講座中就出現了爆量的專有名詞和術語,像這情況完全不能怪演講的科學家,而是主辦單位太過著重於科學的正確性或專業性,如果真的很在意專業性又想兼顧普及的效果,事前的溝通是必需的,事先請講者簡述概念給主辦單位時,非專業的主辦單位如果一點都聽不懂,那就得注意難度是否太高。


當然,阿樹自己也並非萬能,雖然我深知分齡分眾的重要性,但在社群經營時,也沒辦法花費很多心力針對目標受眾發文(有阿樹粉專的追蹤者應該會發現到我的隨心所欲),一方面是沒時間,另一方面也是懶惰啦。只是再懶,有時還是會記得提醒自己久沒發文,該寫些什麼了。


○○科學的精神是什麼?科普作家的社會責任?

寫了多年科普文章之後,阿樹發現科普書、科普文的角色也隨著網路興起而逐漸有不同的功用。比較明確的例子如在出現社會性科學議題時,大眾會特別需要科學的知識,比如萊克多巴胺、能源與核四、藻礁與環境等議題。不過這類議題真的很難處理,像是大家都喜歡看的懶人包,可能就會有資訊被濃縮時受到提供者操弄的疑慮。因此我傾向於從日常的科普文章經營起,或者是在爭議不那麼大的事件中進行評論,比如我在聯合嗚人堂、公視評論網等平台所發的文。


來源:鳴人堂專欄

https://reurl.cc/zM2NnN


而我心中的另一種社會責任,則是把教育科學精神,或是課常中不常被提及但卻又極為重要之事多加著墨。像是總提不厭的地震防災、風險管理等概念融入在地震教育的科普,如「地震來惹,要衝去救孩子,還是先顧好自己?」一文,又或者是更單純和基本的推崇具有傳遞科學精神的科普書「《咦,山頂有牡蠣化石》介紹文」。或許寫科普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社會責任,並不單是單純的簡化或傳播知識而已了。不禁想起剛開始創作時寫的「科普傳播豈只是三言兩語」一文,現在來思考這篇文章的標題,似乎又多了些更深的意味呢!

2022年3月18日 星期五

誰說主角一定要是恐龍?牡蠣不行嗎?《咦,山頂有牡蠣化石》書評/推薦

 如果跟一個小學三、四年級的小朋友聊「化石」,99%會搬出最吸睛的「恐龍」,可能是因為他們認識的恐龍很大隻、可能是因為暴龍很特別、也可是因為這些生物太遠古了,好像特別厲害……不過,實際上從地質系畢業後,從事恐龍相關研究的比例應該是很少的,而地質年代多為新生代的臺灣,對牡蠣的研究甚至還比恐龍更多!可是,要怎麼以牡蠣當作主角呢?


山頂的牡蠣

不諱言的,本文可以說是《咦,山頂有牡蠣化石》一書的書評(也算是推薦),不只是因為阿樹被出版社邀約掛名的關係,而是覺得這本書太特別、國內又缺乏這樣的讀本,真心覺得非常適合。


前面提到的疑問,如何以牡蠣當作主角,這本書算是發揮的淋離盡致。我想應該是因為作者Alex Nogués是個不折不扣地質、古生物愛好者,並且運用了很棒的想像力與文字,簡單說明這門學問從觀察、思考到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而且他描述的重點並不是什麼專有名詞或研究細節,而是概念與想法,比如他用「往下挖」的概念告訴孩子地層疊置定律,但關於地層還有可能倒轉這件事並沒有放進來,畢竟小學生不需要給到這麼複雜的概念,多說了,反而有製造迷思或混淆概念的疑慮。只需要說明,地質學家是透過觀察得到規律、用歸納得到的規律來解讀地球的歷史,這樣就很足夠了!

尤其是這句話,非常打中我心:


illustration© Miren Asiain Lora/字畝文化出版


科學精神融入劇情

而本書的主角牡蠣,也被作為一道主線劇情,一開始先說「事情似乎沒有那麼簡單」,先排除了「海水可以淹到高山的高度」這種可能性後,慢慢的利用一點一點的科學原理介紹鋪陳,到最後才說明牡蠣是怎麼到山上的。這種感覺就跟地質學家的研究手法一樣,在對背後道理不明時,會先由觀察提出各種假設,而假設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觀察、實驗累積科學證據,排除不可能的推論、最後如果有一個留下來、又相當合理的推論,即是目前科學的最佳解釋。


書中詩字一般的文字編排,搭上溫柔的繪圖筆觸,也讓這本書變得很像「繪本」,不過因為知識性較高,而且有一些比較難的字詞,讓它可能至少要四年級才好讀,但我相信在家長陪讀下,把這本書分段當作共同讀本,它也會是很不錯的繪本。平常阿樹寫的科普文章與書本,最低適讀年齡大概也要到國小高年級,讀完這本書後,連我都真心想跟作者學習,想嘗如何把這些學問寫到更親近孩子呢!

illustration© Miren Asiain Lora/字畝文化出版

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來上一堂達爾文的學術倫理課 ft.科學月刊 軒翎【科ㄎ串門子 EP2】

 

這集阿樹來到《科學月刊》串門子囉!

本集很難寫大綱,所以就大概寫一下,

剩下的你們來聽就對了~~

保證精彩,哪次來賓來不精彩了你說說看!

收聽連結:

https://reurl.cc/R692xe

如果覺得這集不錯,請繼續敲碗阿樹去錄音哦~~

 

00:00~03:30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科學月刊和美女副總編~~

03:40~17:20 達爾文的演化論「差一點被搶先發表」的故事

17:50~END 談談「學術倫理」要怎麼「學」?


延伸閱讀:

華萊士與達爾文(BY王道還老師)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WPZ.htm

 

我們太開心的錄完結果忘了拍照orz,只好拿之前過年送墨寶的照片來給大家看看副總編輯本尊~~


 

2021年3月18日 星期四

日本的地震防災做得很好!甘按捏?(311地震10周年特輯)【地球科ㄎ學 EP8】

 本集真的很值得一聽阿樹的不同觀點啊~~~拜託來聽一下辣

Apple
Soundon


00:30~04:45 為什麼日本人都談到311地震,都要感謝臺灣

04:45~10:00 從「311的釜石奇蹟」這本書看日本的防災教育

10:15~19:40 從歷史來看看不同民族的防災意識差異

19:50~END 阿樹比較擔心的防災教育是什麼?



本集提到的書有兩本:

311的釜石奇蹟:日本大地震中讓孩子全員生還的特別課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9744

課本沒教的天災日本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4445


火山文在這啦

滿滿的大屯火山相關科普文一次全給你,花了4年鋪陳的大全集在這邊!

https://quakeledge.blogspot.com/2020/12/4.html

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阿樹談大學申請入學的資料和面試準備【地球科ㄎ學 EP7】Podcast

 收聽連結在此:

 apple

https://reurl.cc/e9y57R

soundon
https://sndn.link/quakeledge/j9gvVf

又到了大學考季啦,阿樹也來分享個我的經驗談與教戰守則吧!


本集大綱:

01:00~03:10 衣服一定要正式嗎?

03:10~05:10 該怎麼整理「加分」的資料?

05:10~07:25 如果不熟悉報考科系怎麼做功課?

07:25~13:20 履歷、自傳不要當詐騙集團

13:20~15:20  現在到底有沒有讀書計畫啊?

15:20~END 面試教戰手則,教你如何唬爛(x


阿樹的大學申請面試心得

https://panearth.blogspot.com/2017/03/blog-post_23.html


不會冷的科系介紹

https://www.facebook.com/gutinhk/posts/212132092462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