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斷了線的地震訊號,斷了根的防災意識

3/29一則蘋果報導:4.5億泡湯,測震海纜斷了。據此報導指出,氣象局的「臺灣東部海域海纜觀測系統」(簡稱海纜地震站)疑遭漁船的底拖網扯斷,從去年5月起就不再傳回訊號,而氣象局也回應,是位於海纜尾端的科學節點設備遭毀壞而失去訊號。這樣的情況也不知道要找誰求償,但重點也不該是找誰求償或是單純的禁止漁船底拖,畢竟要在茫茫大海中去取締每艘漁船,其秏費的人力、物力、甚至民怨也不會少,那我們到底該怎麼看這件事?
比找兇手還重要的事:海纜斷了給我們的啟示
你要怪漁民也好,罵氣象局也罷,以上都屬次要的問題,因為最主要的問題應是我們得有個認知:從上而下對防災而言永遠都做不夠!科學家對大眾的宣導與介紹不夠、政治人物對防災該有的政策了解不夠、人民對於防災的認識也不夠,相信如本篇一般的提醒防災意識的文章,即使常見也遠遠不夠!導致我們沒有足夠健全的防災體系(在此指的是可因應各種不同的極端情況)、沒有完整可以讓全國人民可用的地震預警系統可用(現在只有從一些學校開始推行,手機要能收到還不知道要等到何時),但或許我們可以透過嘗試著去多理解一些科學科技,或是多去思考自己災時的應對,讓自己有多一分的防災意識。


從海纜地震站看防災科研發展的落差
我們來看看最近斷了的海纜地震站,45公里的海底電纜加儀器共要花4.5億,而科學節點也是1千萬起跳,雖然明知道這東西對以後的人們有無限益處,但是這樣的投資到底划算嗎?在此我們先看一下臺灣的海纜的分布和相關儀器:
圖片摘自氣象局海纜網頁http://scweb.cwb.gov.tw/macho-web/Default.aspx

簡單來說就是一條向宜蘭外海延伸45公里的海纜,配上一套科學節點,就是我們的海底地震與海嘯監測系統。附帶一提,這個案子原先是設計250公里,4套科學節點(印象中是4套,若有誤請指正),經過多次流廢標(就是預算和來投標的金額差太多),最後才以45公里、4.5億元決標。至於大家常說政府做的東西經常有弊案和問題,這方面我不好說,但我就我知道的資訊來提供參考:日本NEC一直想把海纜式地震儀的技術推行至國外,但實際上會買單的國家並不多,而就算多次流標還是一直要來投,我想是真的很需要這筆訂單打知名度(他們自己都發新聞稿宣傳),不過現在被拖斷了…就不知道這算加分還是扣分了?


接著再來看一下日本的做法,以下是截至2008年以前日本鋪設的海纜地震站:


圖片取自NEChttp://www.nec.co.jp/press/ja/0807/0302-01.html

不令人意外,畢竟日本受地震與海嘯侵襲的次數十分頻繁,加上主要的海溝孕震帶都平行於陸地,當海溝型地震發生時,海嘯是直接侵襲,且波高也是最高的。


附帶一提,2011年311地震之後,日本深覺自己對東北海域的地震太不重視(之前也只有一條海纜),因此又打算鋪設新的串接式海纜地震觀測網,觀測範圍約200x200km,共有25個地震儀的陣列:
東北海域的海纜地震網,圖片來自NEChttp://jpn.nec.com/press/201307/20130709_02.html

由此可看出日本人很怕死對防災的重視程度超乎想像,不過這些設施是建築在過去慘痛的災害之上,相較之下,臺灣的地質與地體構造相對幸運的多,無論是鄰近的琉球海溝、馬尼拉海溝對臺灣的影響,或是花東海域不利使海嘯波增高的的海底地形來看,威脅相對較少,但我們仍是地震頻仍的孕震帶,若不增進這些基礎建設、不想想自己的防災演練有沒有確實做到,那我們和坐以待斃有什麼嗎?
 
什麼樣叫做「有防災的意識」?
我們不用一下子想做到像日本或其它先進國家一般的極緻,最簡單的,就是「知道地震來時該做什麼?」曾有過宣導地震防災的經驗,每次都會問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如果某個大地震前有10秒鐘的預警時間,你會怎麼辦?」這時就會發現一件很神奇的事,即使不少人看過防災手冊,也鮮少有人提出「因地制宜」的關鍵;更多時候,我得到的回饋是,10秒不夠用、多個2~3秒也沒差…等等,我常想,真的是我們對地震防災推廣做的太少了!
遠比你我想像大的認知落差
或許你知道地震預警可能會對高鐵、科技廠房、醫院、學校等設施有幫助,但實際上砍預算的委員們不認為做這個會有什麼政績,現在海纜斷了還被質疑偷工減料,而辛苦工作的討海人都來不及顧自己的生活了,哪管你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的地震?而對一般人來說,又不是剛好地震來我正在坐高鐵、我沒買股票科技業的損失也不關我的事。但就是因為地震不知道何時會發生,才更需要更多的時間預警以及更需要平時建立起防災概念,以下是幾個對於防災或地震科學容易出現的迷思:
地震預警沒有實質用處?
簡單來說,地震預警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利用地震波中的P波較S波快,而傳送訊號的電磁波又更快,因而利用快速解算震央規模以達到十數秒的預警能力(2011東日本大地震東京有快1分鐘的預警時間是因為震央非常遠),除了秒數太少的問題,還有所謂的「盲區」,也就是近震央的地方無法預警,這是一定的,不過台大地質吳逸民教授與相關團隊發展的P3秒」的技術,讓預警的盲區盡可能縮小。雖然地震預警對震央處的幫助不大,但仍有可能會因此避免許多災害。1986年花蓮強震,因其規模達6.8,仍在台北新北造成許多災情,更不用說集集地震了,地震預警有其存在之必要性。
房子蓋堅固點不就好了?
的確,在921地震時我們發現有許多因震波受損的房子,主因是對於耐震的設計不良,而隨著建築規範與技術的改進,房子的耐震能力有長足進展。但如果只想仰賴堅固的房子,仍是十分消極,全台灣還有無數屋齡超過30年的老房子,雖然通過了921的檢驗,但若下次震央更近或是規模更大時呢?況且還得考量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問題,但探到至此已超過科學能討論的事。總之,正確的防災觀念是該綜合各種可能的措施,否則無論是預警或是建築上的努力,都是應該穩定發展的方向,而非互相排擠預算。
無法立即看到成果的研究
地質學的探討的年代動輒上百萬年,地震再現的週期卻是百年尺度,但地震發生的瞬間卻是數秒之內的事,用差異這麼大的尺度進行研究,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假如我認為某件事是地震的前兆,縱使我有完美的理論,但缺乏足夠的樣本數驗證,連個像樣的機率預報都做不到了。多一個海底地震儀有沒有好處?當然有!因為對於東部海域,多一個海底測站可增進小地震的偵測能力(「媽祖」海纜保平安),多兩個當然更好,不過,好在哪?為什麼我們需要偵測更多的小地震?因為實際上有許多地震學研究是著重於統計微震資料找尋大地震的前兆(我們離「預測地震」還有多遠?),我們的確離真正預測地震還很遠,但現在不做點事,以後就沒得研究。如同克卜勒在研究行星運動時,若沒有第谷的觀測資料,也成不了事。


延伸閱讀與連結
氣象局海纜網頁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對新的海底地震觀測系統的介紹



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別鬧了,你怎麼會把希望放在制度的改革上呢?

學測放榜後,不意外的大家又開始罵了,這是近年來升學考試的普遍現象,被罵最多的大概又可以簡單歸類成以下幾件事:

1.制度不公平!
2.為什麼我的孩子會因為作文上不了xxx志願?
3.不如恢復聯招吧?
4.教改越改越爛,把孩子當白老鼠!

這些爭吵有個共同點就是:好像很少有人質疑或關注試題本身?
國中生寫不完的測驗卷,by維基用戶J87j8787
我不確定到底是因為試題品質好還是那不重要,在我看來可能都佔一部分,因為現在測驗的趨勢多是建置題庫為主,減少了闈內直接命題的壓力與風險,對於考試本身是好的。所以會出爭議的就是怎麼運用考試成績與設定各種比序、門檻、標準等問題,我想說的是,不管考試怎麼改、計分怎麼設計,都不存在一個完全符合公平正義的考試,很多人說現今考試對於社會階級較高的菁英家庭較有利?相信我,不管怎麼改都會是一樣,你說窮人可以靠苦讀成為醫生或其它較好的學歷與工作,但醫學院就那幾間、國立就那幾間,就算恢復聯招就會比較多人考上嗎?那麼依舊考不上的呢?那麼有錢請家教、名師的家庭,難道不會因為背誦的知識比別人多一點而考比較好嗎?你有沒有辦法一本參考書都不寫嗎?

近來李家同老師又寫了一篇《聯招不但沒消失,還變成賭博!》,說明即使現在大學可以利用申請的方式,還是脫不了聯招的精神,甚至還加了賭博的參數在其中。我十分同意這個論述,但不能接受此論述是制度本身的缺陷,甚至我認為這情況這是人民自己造成的!

我們先來思考一件事:為什麼會有的校系的學測級分門檻高?有的門檻低?
假如今天有個科系要錄取10人,希望面試50人後再決定錄取誰,結果來了3000個人報名。假如你設計的刷掉人的方式,只能刷掉1500個人,那剩下1450人該怎麼辦?排序嗎?那不就跟分發一樣,然後還得考量我要申請的學校是否會太多人報而導致不上?那我倒要反問,為何你非得念那個學校那個科系不可、又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跟你想一念同個系?而且還不知道未來畢業的工作窄門好不好擠(因為這麼熱門到時畢業生又一堆)、是不是你想要的工作與生活?(常聽到有人說念錯系啦、不想做這個啦、博土賣雞排啦…)

至少從目前大家咒罵教育與考試的內容來看,我們的教育上很缺乏生涯規畫的管理,既然沒有這項的認知,你又如何要求大家針對自己的性向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再者,如果你的人生道路是被一個考試所決定,你甘心嗎?你是要繼續怪罪這個制度讓你當不了醫生,還是要思索一個除了當醫生外有沒有其它讓你一樣懸壺濟世?你是要讓你的孩子一直重考,還是要讓你的孩子能找到一條自己的人生道路呢?

這裡還有一篇《這畸形的教改,比以前聯考時代更殘忍!》,作者是為醫生,我可以理解這位先生的難過之處,也可以理解以他的觀點來看教改,是有可議之處。當醫生的確好像中文不用到頂尖,但仔細看一下作文題目,它考的不是單純文學,而是文學、時代變遷與大眾的連結啊!當個醫生,就是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你不去理解這個社會、不思索大眾的想法,也說不過去吧?文中也提到那位考生也打算繼續拚指考,因為我們的社會普遍認為型式上的公平(考試分發)對於學考取向的考生是必須的,多設立了學測與申請制度,你說這樣會讓有「門路」的人可操作?那我倒要問,在美國即使SAT考很高,也未必可以進到常春藤名校,那美國的教育制度就很爛囉?
104年學測國文非選擇題
104年學測國文非選擇題


不可否認的,教育改革上是有不少bug存在、甚至有不少腦殘的制度(像是會考去年比序比的亂七八糟、今年還想搞個十量尺,或是過去師培的訓練改革既降低了教師的專業程度又增加了許多流浪教師),我們可以繼續監督這個制度,因為好的教育制度才有可能提升國家競爭力,民智也才能提升,但請在開罵前,先想想自己有沒有跳出古代科舉的窠臼,再來否定不好的錯誤政策,否則這也只是一種民粹而已!

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別再說什麼不好好念書以後只能當記者了~

雖然這篇文章受某個恐龍彩色羽毛新聞事件啟發,但實際上我對這些問題想很久了…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科學新聞總能錯誤百出?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對有專業知識內容的科學新聞毫無興趣?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會覺得當記者好像不用具備什麼知識?

觀察了很久才發現,其實造成以上的問題,有三種人需要負責…就是科學家、媒體、大眾(簡單來說就是所有的人)

媒體怎麼了?
社群網路剛開始流行時,看到分享一些覺得怪怪的報導或文章(尤其是健康養身類的),常會覺得「真的假的,生xx病好可怕」之類的,後來才發現這些多是謠言,後來自己接觸科普寫作,才發現真的有夠多流言,而且流言長出來的速度遠遠大於糾正流言的速度。流言不打緊,厲害的是有很多嘗試探討這些事的媒體,也很努力的在散布與產製流言,像是xx時刻、xx龍捲風之類的,找幾個能言善演的媒體人就能把似是而非的東西講的天花亂墜。就本人拙見,新聞本身最重要的莫過於對真相的求知,但就目前觀察到的現象來看,媒體是沒有善盡求知求真的義務,類似此次「恐龍彩色羽毛新聞事件」的錯誤也不是第一次發生,有時是對科學事實的解讀不當,有時是對於科學結果做了錯誤詮釋,若要拿這些錯誤來怪罪記者,相信記者們也無法全盤接受,畢竟隔行如隔山,他們也有他們的難處,要把他們最不擅長的科學拿來撰寫成一篇大眾都能讀懂的文章,相必已秏盡所有腦力,哪還有時間去一一檢視科學的正確性?這還不談時效性和篇幅(報紙)與長度(電視)的限制。

不過,站在求真求實的立場,即使我們都知道記者難為,還是不能將這些作為原諒錯誤的藉口,更遑論拿溫度計去量降雪厚度、量體溫當作體感溫度、測風切拿油條這種極其誇張的事!或許記者大大覺得你只要說「這支溫度計長正好20公分」就說得過去,但你可以選擇更好的工具或呈現方式啊!即使不是上述的錯誤,經常見到的「神邏輯」式的新聞解讀也是層出不窮,像十二年國教讓私中崛起澳洲屠夫新聞這種莫名奇妙的論述,也常令人搖頭,不只科學新聞,反而文教、政治新聞有更多不知道在解讀什麼的推論,這些論述也顯示媒體重視吸睛與下標的程度大於事實本身。別說這是個案,當個案一多,那和通則又有什麼差別?

科學人也有義務
不要光怪罪媒體,科學家自己也有義務讓大眾了解自己做些什麼,為什麼?做科學研究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讓人類能知的更多、過的更好,那麼把知識鎖在象牙塔裡,不如讓大眾都能看到這些成果,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有科學新聞、科普文章等等,拿恐龍彩色羽毛的新聞來說,其實在我看來從記者與楊子睿先生之間的聊天溝通階段,認知落差已非常大,但仍各自以各自的解讀行事。記者認為自己善盡採訪的工作,而加油添醋的項目當然是主觀的認為不會影響科學事實,加上版面篇幅與截稿壓力,造成了報導出現大量錯誤的結果,這是記者想見到的事嗎?恐怕不是,看起來這事件理虧的一方應為記者;但我認為要改善這種情況,兩方都需要有一些作為,建立了互信機制才能達到效果。

以科學人這方為例:
1.對方鐵定對你的研究完全不懂,即使事前查了資料,也可能一知半解。
2.記得先問一下記者何時刋出,有沒有自己再看過稿件的機會。
3.有沒有可能自己能寫一篇或者是強調哪些事情是很重要無法省略的地方?
4.直接問記者為何認為這有新聞性?自己要針對哪件事回答。
5.如果真的誤刋了,除了下架,有無刋登更正啟示的機會?

以媒體這方來說(我不算是媒體人,只能讀者角度來提出要求):
1.有沒有理解問題的核心(不懂就要問不要裝懂啊!)
2.不要亂下註解或結論。
3.讓受訪者至少看過一次刊文是禮貌,盡可能在截稿壓力內完成?
4.翻譯新聞不要超譯、專有名詞最好要問過專家。
5.尊重自己的工作,報科學至少不要以排斥科學為藉口

另外再舉一個小例子:神秘的巨響與地震前兆的關聯?是我一位學姊受訪時講述了地震產生地嗚時的機制與情況,但實際上無法與當時北京石景山出現的巨響作連結,而石景山的巨響成因,也只能用很少的資訊去猜測(但大自然產生低頻聲音的可能性太多)。不過媒體在採訪後的報導仍聚焦在地震與地嗚的關係上,其實從科學家的角度來看,邏輯總是怪怪的。

身為現代公民,該要看什麼樣的科學新聞報導?
其實以上的文字等同於我對科學新聞的期待,個人其實很排斥「不意外、妓者嘛~~」、「媒體是最大的製造業」這類的話,因為這表示沒有人會尊重這份行業。不過我打從心底希望跑科學線的媒體朋友能從尊重自己行業這個角度出發,來撰寫科學新聞報導。前面所作的批判是針對各種看到的錯誤報導而寫,或多或少難免有無意間的錯誤,重點不是那些錯誤是什麼,而是有沒有彌補方式,或是找到可以縮短大眾、媒體、科學人三者間認知差距的方式,讓報導能貼近科學事實,又不難懂,甚至活潑有趣有話題性。

這條路還有待每一個人的努力:還是有努力的媒體,但你們做的還遠遠不及大家的期待,就算有「網路追追追」之類的專案試圖破解流言,但大家希望的是你們能幫忙過濾流或主動搜尋答案、去做更科學的深入探討。科學人不該懼怕被採訪,因為那是最容易走出象牙塔的方式,甚至科學人應主動的撰文給大眾。有科學素養的公民應期待更專業的報導,甚至適時的需要發聲,世界不會因你封鎖網站、關上電視、退訂報紙而變好。


延伸閱讀:
恐怖的殺人工具:文字(澳州屠夫新聞看科學寫作)
http://panearth.blogspot.tw/2012/09/blog-post.html?showComment=1348141931000

勇敢的踏出科普寫作的第一步
http://pansci.tw/archives/64470

神秘的巨響與地震前兆的關聯?
http://pansci.tw/archives/38686

網路追追追
http://rumor.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