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與其關心地震在哪,不如看看自己準備在哪?

今天(2014年2月24日)一篇聯合報社論《台北連續地震 真的無須緊張嗎?》(註:因為原文不在了,所以用ptt地科版的備份文代替)試圖點出社會與政府對地震防災概念的缺乏,其中不乏許多影響政府不重視防災的作為,可惜的是政府端確實還有努力的空間,但多半不是文中所提的問題,譬如【政府對地震震央位置的陳述,都捨棄諸如「中山路二段三十七號附近」的精確描述,而以「縣府西方十七公里處」模糊帶過,這當然是怕影響房價而遭到民眾抗議。】這段話其實並非事實,實際上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位地震學家能精準的告訴你震央在多少公尺的誤差以內,這乃是由於地底下的構造並無如此精確的解析度,科學上本來就無法定出很確切的位置,甚至運用不同的測站也會定出不同的結果,然而最重要的防災資訊並非震央是否能縮在幾十公尺內,而是各地到底震度有多大、對災害到底會有多少危害?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突顯了地震知識在連結到大眾生活上,還有許多可著墨的地方,而上述的文章作者也算是立意良善,誤解是在自對地震知識的不足,因此本文還是以這樣對防災關心為出發點的精神延伸。
 
台灣地震分布,作者為維基用戶Hsu.shihhung
在這事件後,我有被問到過一個問題:「士林的地震規模有『四級』很大耶!但是我家這邊怎麼只有三級?到底是發生在哪一條斷層?」這其實對任何地震學者都難以回答,而這並非我或學者太執著於用詞的正確,而是我們難以確認問題的指涉方式。

所以,我們從這個問題再談一次規模和震度(畢竟總還是有人會搞混)。首先,一次地震的規模只會有一個值,代表的是地震的能量,在臺灣也不會寫「級」這個單位,為的就是和震度階的「級」作區分,唯有震度的級數才能呈現地表搖晃的程度,對於防災才有最直接的效果。至於斷層,從
201034日的地震、2011年發生兩次在南投的地震,規模都在6上下,但由於地表沒有產生破裂面,估計也是底下的盲斷層錯動。若找不到士林這次的地震破裂面,那麼我們又如何去將它定義為何種的斷層錯動?

至於氣象局的說法,什麼岩漿冷卻、正常能量釋放,到底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原因?我想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因為在科學上,即使經過了不斷的驗證,也無法確定原因,假如以目前的證據告訴你是原因A,但因為後來有新的數據而變成原因B,那麼當初說原因A的官方該怎麼究責?那麼這樣的說法,說到底不過是「安全說法」之一,話說2009年義大利有群官方的科學家(大概就如同我們的氣象局)因對地震前兆的誤判,令民眾輕忽了地震威脅,接著大地震來了,傷亡慘重,而科學家也因而被起訴、判刑。問題並不是在看不出前兆,而是科學家們用了糟糕的方式作了錯誤宣導,只請大眾不要擔心會有大地震,而不去考慮另一種可能。

從食安、疾病一直到防災,無論官方要提出何種說法,都會被放大鏡盯著看,有時可能還會有錯誤解讀,既要考慮到是否會引起恐慌,又要考慮到是否會低估情勢,甚至有時還不得不注意到政治正不正確。如此複雜的顧慮,呈現到我們眼前時,經常是走了個樣。我一直感到疑惑,擔心民眾、媒體、上頭的長官不懂,那麼為何不藉由像地震這樣的事件,教育社會大眾正確的觀點,這正是科學傳播宣導的最佳時機啊!

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卻沒做,像是有研究告訴我們大屯火山可能是活火山,也有許多學者在監測,但卻沒人能清楚的告訴我們,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何種噴發與災情?該為這樣的災情作何種防範?同樣的,地震的發生潛勢為何無法公布,並非官方或科學家做不到,而是這樣做會影響到許多民生,且要教導大眾如何正面的去看待地震危害潛勢的資料,遠比建立資料庫的難度大的多。也或許也開始有人詢問地震險,別鬧了,保險業者不了解地震的情況下,要如何製定合理的地震險保費?沒有地震危害潛勢,當然也不知道哪裡是比較有威脅,又要如何因應不同的環境因素來核定保費呢?

常在說日本地震預警強,為什麼我們不做?我們不但有做,而且做的還不是普通的強,台大吳逸民老師除了是最初中央氣象局速報與預警系統的開發者之一,也持續的在進行地震預警的研究,其利用P波前三秒的波形就能進行預警,便是很重要的技術成就。那麼為何我們手機收不到預警訊息?我只要提兩個問題就好:第一,手機的傳輸並不是產生預警資訊的環節,而是傳遞的環節,必須要找的是通訊業者;第二則是收到訊息後我們是否能有所作為?或是能否接受誤報的可能性?或許有時我們嚷著防災公園不足,但我們卻還不了解自己住家附近是否有防災公園?或是任何可以作緊急避難處?


在上一則看見台灣更多的故事,文章末段我提了不少研究,包括了國土規畫、斷層研究、地震預警、地震科學平民化的推廣等等,目的就是想讓各位能藉由了解這些資訊,了解我們的現況、我們缺乏什麼,用理性的態度去理解防災的思維,災害無可避免,與災共生才是在這大地千變萬化的島嶼的生存之道!

延伸閱讀:
認識地震規模:地震規模變變變
震度與等震度圖:地震波,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
我們距離預測地震有多遠?

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回首2013:「看見台灣」更多的故事

2013年,「看見台灣」以台灣影史上秏資最高、票房也是最高的紀錄片,憾動了許多台灣人的內心,也在社會上發酵產生了許多效應。我從來自各方的聲音所得知的不同看法,不外乎是開始正視國土問題、周遭的環淨汙染等等;有的朋友認為政府應該帶頭做好,上行下效;也有的朋友認為,「不是沒看見,只是我們選擇視而不見。」當然也有人認為,即使票房再好,影片也無法為我們解決任何問題。

看過電影後,我不止一次嘗試問自己,我早就知道這些事,但我還能做什麼?在這之前我也有很多的無能為力,或許是太著眼在不能改變的現實,政策不落實、國土規畫爭議不斷、既得利益者對環境的危害等等,這些是你我的力量也推不動半寸的事情,即使是導演齊柏林,也無法改變這些事實。自從數週前開始回顧台灣過去一年來的相關時事新聞,我才漸漸的體會,齊導的「提醒」,可以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台灣。對於在上位者我不敢說,但起碼對於人民與大眾,我想只要多認識,或許就會更明白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的真正定位,看的多,視野才遼闊,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你我都可能忽略的,台灣。



從海研五號的科學首航認識台灣的海洋研究
海研五號,友人詹政順提供之影像。
台灣既然是個四周環海的島,三不五時也常聽見「海洋立國」的政策宣言。不過實際上在一年前進行海研五號科學首航之前,台灣的海洋研究硬體實力仍十分有限。在海研五號下水之前,海洋研究機構的船艦只有近岸的層級,最大的海研一號也僅只有800頓,另外還有以漁業研究為主,1948噸的水試一號,因此2700噸級的海研五號加入研究船行列更加別具意義!

甲烷水合物@USGS
海洋研究船通常做些什麼呢?從海水表面一直到海底都是研究船的涵蓋範圍,包括海水的性質(海溫、海流、化學性質等等,有人說這用浮標和錨定觀測就好啦!幹嘛動用大船?其實這是很重要的參數,任何的海底地形、海洋地質探測,要不就是利用聲納,要不就是用震波測勘,兩者皆是透過分析發射與收回聲波的特性來得知海底的狀況,而海水的性質必然會影響到波在水中的傳遞速度,所以同時測量海水性質亦是必要的,在海洋地質的探測方面,我想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探礦,像是甲烷水合物之類的礦產,另一種就是構造上的研究,如海溝隱沒帶(台灣附近有兩個重要的海溝,一個是馬尼拉海溝,另一個則是琉球海溝)、海底火山等等,正好,在首航時就帶回成果,而持續的研究航次也仍持續進行中,有興趣可以上國家實驗研究院的網站看看。

海軍達觀號,友人詹政順提供之影像。
海底地形、海洋地質的探測,除了科學研究的貢獻,對於國防也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此國軍也有另一艘海洋研究船:1601達觀號,是國內唯一大於3000噸的海洋研究船,主要任務是海底地形的測繪和軍事用途的水下探測等,不過畢竟是國防情報,手邊的資訊並不多,但達觀號蒐集的水文資料,對於反潛與各種水下作戰的幫助甚大,此外在2010年蘇花公路發生崩塌墜海事故時,海軍搜救的船艦中,也包括達觀號。

另外我個人覺得特別海研五號上的深海水下搖控載台(ROV),是最令我期待的一項科學載具,ROV就是一台水下機器人,可以在深海進行搖控水底攝影和各種水下的探測、深海儀器設備機安裝與維修等等,或許可以期待一下,從海底來「看見台灣」。
ROV,摘自維基百科


看見台灣的地下構造
「看見台灣」帶著我們看見了大地,那麼地下呢?其實說起來更多的危機,還是藏在看不到的地方。因為看不到,所以以為沒事?當然現在我們開始可以認識與了解地底下的情況,在延宕了14年後,地質法終於在2010年三讀通過、2011年開始實施,之後也陸續在增加許多配套方案,譬如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以及針對清境地區的地質敏感區公告解釋等等,而從中央地調所的網頁中,也可以查詢地質敏區,然而現在還有很多地方還沒公告,也期待地調所可以加緊腳步完成敏感區的調查與公布;此外,相信一般大眾仍對於許多地質的名詞與知識一知半解,未來敝人也會多加著手撰寫相關知識,也希望有更多的先進們也能投入宣導,在此分享一些過去一年來撰寫的文章:

十分、大華壼穴一帶地質景觀敏感區,截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網站
另外,談到地質敏感區、清境等話題,也可能有人會聯想到國土規畫,到底沒有沒國土規畫呢?其實我們的國土規畫法還在「草案」中,也就是說,目前我們還缺乏最上位的國土規畫法,說起來令人憂心,但由於我對此領域涉獵不深,也不好多作論述,關心草案內容的人或許可以看一下這裡和以下這篇,了解如何「與災共生」:

鑑古知今,不斷學習
2013年的最後,台中科博館辦了一場富具意義的研討會:「從車籠埔斷層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地震」國際學術研討會,並開放一般民眾免費參加,在台灣,很少有類似這樣的活動,能讓第一線的研究學者與一般大眾對話,原本很慚愧的沒有好好為此演講作一系列的文章介紹,好在,在「知識大講堂」中,錄製了許多影片,在下面一一列出連結與簡介:

●     地震預警系統
            台大地質吳逸民教授可以說是台灣做地震預警的先驅,除了參與了氣象局速報、預警系統的建置,更開發了更低價且好用的儀器:P波3秒感測儀,而我印象中吳老師的paper數量也是超級驚人的多,從演講我們可以多認識預警的技術現況。

            中央地科的張中白老師是地科界有名的型男教授,也是少數擁有官方粉絲的教授之一(畫錯重點),這也是系列演講中最「科普」的一場了,讓你從完全不懂地科到了解台灣的地體構造!

            中正地環的李元希教授是我的恩師,1999年時他正在中央地調所服務,也從集集地震中學習到了很多過去不知道的知識,並因而投入學校教育。由於他是一位對地質領域總是興趣滿滿的老師,常會丟下學生自己衝去看重要的露頭,因此在演講中常會指著斷層之類說:「這個東西非常有趣。」還請大家不要太見怪。

            師大地科的陳卉瑄副教授,是個很非常有活力、熱血的老師,除了學校內的教學,也極力推廣科普教育,推廣地震學園,運用各種故事教材串聯,希望能讓地震科學能從小扎根起。

●     台灣地震模型
             中央地科的馬國鳳老師,師承於地震學界名師金森博雄,在1999集集地震後,參與TCDP台灣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並很快的將其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而在2012年老師的文章又登在Science期刊,為台灣傑出的女科學家之一。近期馬老師也積極推動整合各界的學術資源、推廣地震知識,建置了台灣地震模型的工作團隊,為的就是讓台灣地底下的模型,能夠更準確,以提升地震測報、預警的成效。

             東京大學的佐竹健治教授,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應該知道日本的地震學在國際上也是數一數二的,佐竹老師的專長就是利用模擬斷層破裂生地震波後所造成的影響,來研究地震與海嘯,包括許多古海嘯的研究,像我在哇!災!講座中聊到孤兒海嘯的故事,他也是當時做這個研究的重要學者之一。

            台大地質的陳文山教授可以說是科普做最多的教授之一,除了很多科普著作,阿山的地科教室也是我高中時期經常造訪學習的網站,科博館竹山槽溝的園區的開挖主持人即是陳老師,是古地震研究的專家。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的徐鍚偉副所長,十分幽默風趣、並富有科學精神,不會因政治立場而影響科學交流。其實中國大陸在地震前兆的研究投注的很多心力,正好也在系列演講中,提供了不同的角度,讓我們思索,我們到要怎麼看待地震?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的許雅儒博士也是一位傑出研究員,在準備攻讀博士時即發生了921集集地震,而她的博士論文,正好就是研究同震變形的模式,由地表的變形來推測地底下發生了些什麼事,而這場演講,則是一場針對隱沒帶大地震,作總合性的知識演講,也正好是最後一場演講。
 
車籠埔斷層竹山槽溝,攝於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地球科學是一項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也是一門日新月異的科學,要追求永續,與自然共同生存,這些知識有必要一點一滴的累積在腦海中,或許一次看這麼多的資訊,會讓你直接按END跳到這一行,但是或許將這些資訊分開來,一次看個一兩篇或一段影片,配個咖啡或點心就看完囉,當然買咖啡別忘了環保杯,因為我們都愛地球嘛!


其它的延伸閱讀:
TCDP台灣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