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3日 星期三

如果你覺得科普只是把科學寫簡單一點、生活化一點,那你可能誤會了什麼?

這篇文章會舉一些例子說明,但因為都只有單頁的case,目的不是在說那本書很爛(所以不會寫出書名出處以免失焦),而是說明科普書在專業知識要求的重要性與需要在意的問題類型,藉此說明寫作需要注意的一些重點。


可能是自媒體盛行,投入科普寫作的同好越來越多,我想或許可以多一點這樣關於科普文章想法的分享,供新加入的科普夥伴參考,可能是一些大眾的迷思、可能是一些重要卻常被忽略的地方,或者是我曾經有犯過的小錯誤,希望可以拋磚引玉讓科普寫作會更有新媒體世代的面貌。


「審定者」的必要性與科普文需要的背景知識

其實「正確性」應該是科普文的基本要求,但基於科學的本質(等下會續談)並沒有「絕對真理」這件事,所以我們若要討論科學的正確,其本上應該是基於「符合當代對該科學知識的認知」或是「大部分科學家認同的想法」。畢竟如果就門外漢來看,他們可能分辨不出正確和錯誤,這需要專業的科學家或科普工作者來把關。


以阿樹自身的著作經驗,在撰寫《地震100問》與《海洋100問》的過程中,主要的內容規畫、撰寫雖然幾乎是由我出發,但由於出版社對於百科類書籍的內容正確性有更高規格的要求,因此會希望有更加權威等級的專家監修(和審定同義)。而國內外的科普書籍中,不乏許多非科學專業的作者,可能是圖畫書繪者、可能是媒體人、作家等身份,而這類書籍的正確性就完全需要靠審定者的確認了。


可是,平常的網路平台、社群貼文並沒有審訂者,那有什麼把關方式呢?或許是科學編輯吧?但是大多數平台的科學背景編輯也非全能,還是可能需要洽詢專家。但我個人是持「自律為先」的開放態度。如果有去上科普寫作課程,都會建議新手最好「寫自己有把握」的內容,比如地科的學士、碩士,當然還是盡量以地科素材為主。以我而言,天文領域不夠專業,當然不敢多寫太深。那有了碩士或博士學位就一定能寫好嗎?那也未必,只是有經過學術論文的閱讀與寫作訓練,「平均」應該都有「說明知識給同行」的基本能力,而這項能力也較能確保說明的正確性。


「正確」和「精確」的差異?

不過,有些科學知識很難,這時就會有一些方式來輔助簡化,像是用比喻法、圖片輔助,像是地科就非常著重在圖片解釋抽像、立體或複雜的概念,比如「板塊構造學說」就是一例。而且板塊構造本來就是抽象模型,因為看不到岩石圈、軟流圈差異、時間尺度又大,本來就常用圖示表現,不過,有時過於簡化的圖、或是缺乏時間軸的概念時,就會出現問題。


比如以下某個書本上畫了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擠壓出臺灣的概念,並輔以圖片表示,就有一些「不正確」而非「不精確」的問題。在此簡單列出這張圖背後的幾個問題:


  1. 太平洋板塊是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海板塊是菲律賓海板塊,沒有「誰屬於誰」的狀況
  2. 圖中呈現的是7000萬年前左右,太平洋板塊向西隱沒的現象(第一次造山運動,又稱南澳運動,形成古臺灣島),卻誤植成菲律賓海板塊。
  3. 菲律賓海板塊是後來才形成的,而到600萬年前開始,才帶著呂宋島弧靠上臺灣的「第二次碰撞」造山。


確實,上面有些錯誤看似「有點細節」,但這和「原來正確的比較艱深」是兩回事,因為錯了就是錯了,實際上真的有人閱讀後並記下這些內容,就會得到錯誤的概念,這也是我說的「不正確」問題。那什麼又是「不精確」但又「大致正確」呢?比如我以下針對上圖文字部分的改寫:

(標題)板塊運動「擠」出臺灣島

(內文)7千萬年前左右,板塊運動就將古臺灣島從海底擠出海面,而到了6百萬~2百萬年前左右,古臺灣島又再次被擠成高山。這些最古老的石頭,就這樣從古時候的海底,被擠成皺褶的樣子堆在高山上。

直到現在,板塊運動的作用仍不斷持續著,或許我們可以想,臺灣是會繼續長高?還是會隨著板塊的運動漂移呢?

至於圖的部分,也可以畫成兩張,分別代表不同時期的板塊運動,又或者只要畫上現今的板塊構造示意即可。


這樣一來,就是一個比較簡化板塊運動時序,也不談太多細節的科普文章,但內容與現今大致的科學認知沒有太大落差。


分齡和分眾的重要性

其實這也是一個常見的問題,阿樹有被各式各樣的刊物或是單位邀稿的經驗,大部分專業的科普平台或雜誌,都具有分齡分眾的概念,比如「泛科學」、《科學人》、《科學月刊》都是以成為主取向的媒體或刊物,而再細分下去,這三家讀者也是不同喜好、或是不同屬性的受眾,可能有部分但並不完全互相重疊。而像《親子天下》、《國語日報》等就像是對孩子的刊物,有些童書標榜趣味生活,而有些則會強調輔助學習的課外讀物。因此,就算同樣的題材,在不同受眾取向的刊物讀物中,都會有不同的目標。


許多不太接觸科普的科學家,或是剛入門從事科普寫作的同好,常常會因為對分齡分眾概念不清楚,因而做出不恰當的科普傳播。最常看到的例子是,比如辦理給小學生的科普講座時,請了超級重量級但少有跟大眾對話的學者來演講,而講座中就出現了爆量的專有名詞和術語,像這情況完全不能怪演講的科學家,而是主辦單位太過著重於科學的正確性或專業性,如果真的很在意專業性又想兼顧普及的效果,事前的溝通是必需的,事先請講者簡述概念給主辦單位時,非專業的主辦單位如果一點都聽不懂,那就得注意難度是否太高。


當然,阿樹自己也並非萬能,雖然我深知分齡分眾的重要性,但在社群經營時,也沒辦法花費很多心力針對目標受眾發文(有阿樹粉專的追蹤者應該會發現到我的隨心所欲),一方面是沒時間,另一方面也是懶惰啦。只是再懶,有時還是會記得提醒自己久沒發文,該寫些什麼了。


○○科學的精神是什麼?科普作家的社會責任?

寫了多年科普文章之後,阿樹發現科普書、科普文的角色也隨著網路興起而逐漸有不同的功用。比較明確的例子如在出現社會性科學議題時,大眾會特別需要科學的知識,比如萊克多巴胺、能源與核四、藻礁與環境等議題。不過這類議題真的很難處理,像是大家都喜歡看的懶人包,可能就會有資訊被濃縮時受到提供者操弄的疑慮。因此我傾向於從日常的科普文章經營起,或者是在爭議不那麼大的事件中進行評論,比如我在聯合嗚人堂、公視評論網等平台所發的文。


來源:鳴人堂專欄

https://reurl.cc/zM2NnN


而我心中的另一種社會責任,則是把教育科學精神,或是課常中不常被提及但卻又極為重要之事多加著墨。像是總提不厭的地震防災、風險管理等概念融入在地震教育的科普,如「地震來惹,要衝去救孩子,還是先顧好自己?」一文,又或者是更單純和基本的推崇具有傳遞科學精神的科普書「《咦,山頂有牡蠣化石》介紹文」。或許寫科普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社會責任,並不單是單純的簡化或傳播知識而已了。不禁想起剛開始創作時寫的「科普傳播豈只是三言兩語」一文,現在來思考這篇文章的標題,似乎又多了些更深的意味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