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我們可能不太會在意科學新聞的正確性,但假若你是某個領域的學有專精者,就會 發現現今的科學新聞BUG、誤解、誤導之事實在是多不勝數!(其實也不用太強,說不定碩士以上就能識讀)
簡單來說,在此我算是拋轉引玉,不定時的把一些新聞拿出來談,也藉此導正容易誤解的視聽。正好近期顏聖紘老師一篇專文《從「用睪丸進食的魚」到「謙虛的苔蘚」,台灣媒體缺的不只翻譯人才》,也正好提到了科學外電新聞的翻譯問題,就從這篇文章提到的其中一則新聞切入吧!
請告訴我苔鮮要如何「謙虛」阿? 由Fred Hsu on en.wikipedia - Photo taken and uploaded by user,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536746 |
苔鮮為什麼懂得謙虛了?
在顏老師的文章中對於「用睪丸進食的魚」那篇報導論述已十分詳盡,故不再多論述。至於「謙虛的苔蘚」的相關報導,我倒是十分感興趣!
我主要看到的翻譯報導有兩則如下:
萬物氧氣之源 竟是不起眼的苔蘚
萬物氧氣之源苔蘚 支持智慧生命興起
先不論為什麼常看到國內不同媒體常有類似的譯文內容又有類似的下標,從標題就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苔鮮若是萬物氧氣之源,那高中地科課本常講的『藍綠菌』咧?」
幸好教科書不需要改寫,因為這的確是翻譯外電的記者共同的誤解,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的原始文章中,全文都未提到「萬物的氧氣之源是苔鮮」的論點,反而在說明苔鮮如何讓大氣中的氧氧濃度大量的增加,如果硬要強調是「萬物」,那等於是將論點過度延伸了。早在35億年前的化石中,就已經發現有藍綠藻開始產生氧氣,但當時的大氣、海洋都是十分「缺氧」的,直到25億年前開始有「帶狀鐵礦」,說明藍綠藻產生的氧氣,開始改變海中的環境。
所以這項研究的「關鍵」就是「為什麼4億多年前開始,大氣中的氧氣濃渡大幅度升高,進而讓生物演化向陸地發展?」
此研究的方法是:根據現有的資料合理「模擬」當時環境的變遷。
此研究的結論是:根據資料與模結果,最先上陸的苔鮮植物是貢獻最大的!因為有這些苔鮮先提供大量氧氣,而後的陸源沉積物才會富含氧,至於陸地上出現維管束植物,甚至動物那都是在有了大量氧氣之後,接著才發生的事。
任何的科學研究,都不該直接跳看結論,否則會差很多,現在各位讀者看完上述文字後再回去看譯文報導,會發現論述「差很大」。就我的觀點看來,這仍是最新的研究,只要有出現新的證據或合理模式,這個理論勢必會再微調修正甚至再改寫。科學人在意的點往往是事情的方法、事件的脈絡,而非單純是問題的答案。
魔鬼藏在細節裡:論述的失準
另外,讓我真的忍不住將此事件特別撰文,反而是這篇文章中一段不起眼的話:
「若干科學家推論,讓氧氣含量增加的是森林,不過刊登在國家科學院學報的研究不贊同這項觀點。」
不知道這段話是直翻還是後來加上去,但無論如何這都非常危險,起碼我從未看過「讓氧氣含量增加的是森林」這種說法。因為從邏輯和證據上來說,這說法都十分薄弱,甚至不需要用上這篇文章來推翻。因為要形成大型的維管束植物,本來就需要再更多的氧氣,過去從化石觀察到的現象僅僅只有在從志留紀到石炭紀時,氧氣濃渡大量的增加,至於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始終沒有一個合理說法。因此這篇文章嘗試合理解釋氧氣大量出現、植物從上陸到變成大樹的過程。
這部分雖然看似小小的描述失準,但卻會讓人容易有「某某科學家推翻某些科學家」的誤會,雖然這誤會比不上「苔鮮會謙虛」這麼嚴重,但也某程度又偏離了科學的精神。
被人家誤會自己所說的話,有時會令人很難受。被誤解的科學,又何嘗不是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