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小地震,大災難(原刊於科普寫作網路平台)

作者按:本文原投稿並發表於科博館基金會科普寫作網路平台,惟因平台的圖文經常連結失效,故在此轉載完整版。

 -------------------本文開始-----------------

大地震固然可怕,但小地震卻也不容忽視,因為,災禍總在趁人不注意的時候降臨…… 

地球透過地震告訴我們它不斷地在運動,山高水深並非亙古不變。幸好,大地震不是天天發生,但只有大地震會引起災難嗎?或許一些不尋常的小地震也可能是 災難的前奏曲?人類又從過去的地震中學到了什麼?
  


規模大小≠災情程度
 去年和前年紐西蘭遭逢了兩起大地震,分別發生於2010年9月3日,規模7.0,以及發生於2011年2月22日,規模6.3的地震。以科學觀點來看,規 模越大,能量釋放越多,不過2010年規模7.0的地震災情僅兩人受傷,但2011年的地震卻造成180人死亡、超過10萬棟建築毀損,為1931年以來 紐西蘭災情最慘重的地震。造成災情慘重的原因有三項:距離都市較近、地震發生的深度較淺、以及都市的土質鬆散容易發生劇烈搖晃,使得規模僅僅6.3的地震 卻造成嚴重傷害和損失。(圖一) 
圖一:紅色星號為震央,黑色圓點為基督城,左方為震度等值圖,右方為地表加速度等值圖。可以發現2011年2月的地震,在基督城造成強烈的震度,因而災情較為慘重。(資料來自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
 2011年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發生規模5.7的地震,震驚了美國東岸(圖二),規模5.7的地震不大,但或許是這地區過去不若西岸的地震頻仍,使得居民對於 地表的晃動更加敏感緊張;除此之外,地質的狀況也影響了地震的振動,這個地區為古老而堅硬的變質岩組成,在這般堅硬完整的岩層,地震波傳遞時能量損耗得 少,因而傳遞的更遠、影響範圍更大。對於地震的危害,我們無法以一概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地震特性。
圖二:2004年與2011年的地震造成人們感到地表振動的情形,黃色星星為震央,紅色與綠色小點為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對兩起地震,收集了人們的所在地區與感受到地表搖晃的資訊繪製而成的圖。(圖片來自USGS)
 地震的「量化」,在早期難以科學方法界定,後來科學家用「規模」來描述地震的大小,代表的是地震能量釋放的多寡,規模越大的地震,其釋放出的能量也越大。 「震度」則是代表地震時,人們感受到振動程度或者是物體受振動破壞的程度,並以加速度值來畫分。即使兩起地震規模相同,也會因發生地點深度之別而有不同的 震度分布與影響,估算地震的災害時,震度或是加速度值,更具科學與防災的意義。
圖三:震度階與相對應的人們感受、地震災害的示意(圖片來自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即使311地震這樣的世紀強震,也不能排除震前「小地震」的重要性,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助理教授加藤愛太郎(Aitaro Kato)等人,分析311地震主震之前的地震活動,發現了一些蜘絲馬跡,在主震的破裂區域發現了微震的「遷徒」活動(圖四),從2月份時緩慢移動了一 次,接著在兩天前規模7.9的前震發生之後,又發現了一次遷徒現象,加藤的研究團隊認為這有可能是一種前兆訊息,並發表於2012年1月的<科 學>期刊。和主震一口氣滑移數十公尺、發生強烈的搖晃不同,微震代表的是「慢」滑移的活動,唯有儀器才能偵測到。 
世界上許多地震監測機構,每天都會偵測到不少無感地震,規模多半在2~4之間,你問我為何要監測這些地震?以國內的中央氣象局為例,地震前兆 的研究觀測甚至包括了地下水、電離層、GPS地殼變形等等,如果沒有這些看似亂槍打鳥的觀測(當然每一種觀測都有其理論背景),或許連上述日本科學家的 「慢滑移」研究也無法完成。

 地震難以捉摸,研究仍需努力
 百年來的地震觀測研究,一般認為,大地震會發生在較年輕的隱沒板塊,由於密度較低、不易隱沒而造成板塊隱沒時累積了巨大的力量,抑或是發生在板塊移動速率 快速的地區。例如智利沿岸的納茲卡板塊,向東隱沒至南美板塊之下,在1906年,發生了史上最大的地震,規模達9.5。除了統計百年來的地震資料,古老的 岩層中也能發現地震地錄,加上由地震的發生時間與次數、地震特性的分析、板塊活動的監測等等,學者用以推算發生大地震的周期與機率。 
然而,包括2004年的南亞海嘯、2011年的日本311地震,都完全在人們的「意料之外」。2004年印尼地震發生在蘇門答臘的北邊,位於 歐亞板塊與印澳板塊的隱沒系統,這個地區在過去未曾發生大地震,且板塊相對運動的速率緩慢。日本的學者專家們多數認為日本地區地震威脅最大的是位於本州南 邊的東海、東南海、南海區段,政府在此密集的設立地震測站。然而包含311地震之內過去30年來引起傷亡的大地震,大多不在這個區域內,這也告訴我們,地 震是一種極為複雜的自然現象,至今還沒有一種地震預測或評估的方式仍準確預知。或許,地震預測的成功仍遙遙無期,現階段而言,良好防災的心理素質,甚至比 任何的研究還有效。
圖四:日本311地震震前的「慢滑移」事件,分別在2月份與3月9日之後,微震的分布傳播分別以每日5公里與每日20公里的速度向南傳播。修改自Kato, et. al., 2012)

圖五:日本未來30年內震度概率分布,請注意等值圖非線性分布,概率大於30%的部分皆為紅色(修改自地震調查推進本部網頁公開資料)
科學家研究地震已逾百年,地震預測仍無法實際運用。不過,將地震的知識比喻成巨幅拼圖,目前研究僅僅是拼圖的一小塊,或許我們要再拼上數十年、數百年,但過程中的每片拼圖,都是一個重要的片段,為的就是成就這片偉大的願景。


相關文獻網頁與延伸閱讀:
A. Kato, K. Obara, T. Igarashi, H. Tsuruoka, S. Nakagawa, N. Hirata, Propagation of Slow Slip Leading Up to the 2011 Mw 9.0 Tohoku-Oki Earthquake, Science, vol335, 705(2012)
 
J. W. Horton and R. A. Williams, The 2011 Virginia Earthquake: What Are Scientists Learning? Eos, Vol. 93, No. 33(2012)
 
Steve Mirsky, Shaky Ground: Can Seismologists Be Charged with a Crime for Not Predicting Deadly Quakes? Scientific American (2010)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http://www.ncree.org/ZH/Home.aspx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V7/index.htm
美國地質調查所,地震災害http://earthquake.usgs.go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