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頭…
由於我的日文&地震知識尚算粗淺,關於日本的震度估計方式的內容若有誤,還請地震領域的先進老師們指教,本篇亦會即時修正。
寫這篇的用意如下:
1.如何計算震度看似與一般人無關,但實際上許多的防救災作為皆以震度當作參考準則,故了解與分析震度是件頗為重要的事。
2.從了解日本如何計算震度、背後的科學與防災意義的討論,或許可以了解震度和防災間更直接的關係。
3.常會有媒體或是朋友直接拿我們與日本的震度表來直接比較,其實當中的差異不少,本篇也嘗試分析中央氣象局震度分級和日本氣象廳計測震度的異同,提供參考比較。
4.這篇不會討論震度的定義和規模的差異,屬於比較進一步的討論。
部分圖片直接取自氣象廳公告資訊,若有侵權問題也煩請告知,謝謝。
先談談目前中央氣象局的震度分級
震度定義是「表示地震時地面上的人所感受到振動的激烈程度,或物體因受振動所遭受的破壞程度」,故最早作地震分級時都是以質性的描述為主,隨著科技進步,我們可以用量化的方式來決定震度,運用經驗法則找出量測數據與實際災情或感受的關係,現今地震分級的方式主要考量地表最大地動加速度(gal),如下表所示:
中央氣象局地震分級表,摘自地震百問 |
一般而言,「加速度最大值」,指的是地震波加速度最大的極值,若以時間軸波形圖表示就會是波峰或波谷的位置。早期的類比地震儀是用畫下波形的方式,極值自然是峰值,不過現今地震儀多採數位方式記錄,只要取最大的那個點,加上氣象局的加速度值與震度對應表,就可以得到震度值。
再來看看日本的做法
至於關於日本氣象廳對震度計算方式的說明:
先針對上述網頁簡單翻譯
1.將加速度的地震紀錄三分量(東西、南北、垂直)(圖1)進行傅立葉轉換計算(圖2)。
2.考量地震波周期的影響,修正圖2的轉換結果,方式如圖3所示(註1)
3.再將經過上述修正的三分量用反傅立葉轉換轉回成三分量波形。
4.再把三分量的波形疊加(猜想應該是取合向量的概念)
5.疊加後的波形取絕對值(把負的加速度值轉正)。只取歷時大於0.3秒的最大加速度值(這邊我沒有看很懂不太知道怎麼翻比較好,見註2),以此例而言是127.85gal
6.最後再將求得的a代入I = 2 log a + 0.94公式算,求出計測震度值到小數點第3位四捨五入。再把它套入震度階去找對應的表(表1)
註1和註2寫在最後面
圖1:原始加速度坡形
圖2:原始波形的頻率分析(傅立葉轉換)
圖3:計算震度時各種濾波方式的特性
圖4:經過濾波修正的加速度坡形
圖5:濾波後的三分量合成加速度。
表1 気象庁震度階級表
震度階級
|
計 測 震 度
|
震度階級
|
計 測 震 度
|
0
|
0.5未満
|
5弱
|
4.5以上5.0未満
|
1
|
0.5以上1.5未満
|
5強
|
5.0以上5.5未満
|
2
|
1.5以上2.5未満
|
6弱
|
5.5以上6.0未満
|
3
|
2.5以上3.5未満
|
6強
|
6.0以上6.5未満
|
4
|
3.5以上4.5未満
|
7
|
6.5以上
|
註解部分的原文參考此檔的最後一頁
註1
濾波的方式與順序如下所示
濾波方式
|
算式
|
考量地震波周期的修正
|
(1/f)1/2
|
high-cut濾波
|
(1+0.694y2 +0.241y4 +0.0557y 6 +0.009664y8 + 0.00134y10+0.000155y12)- 1/2
|
low-cut濾波
|
(1-exp(-(f/0.5)3 ))1/2
|
註2
不太知道怎麼解釋這件事,附上原文好了:
所以比較後的結果呢?
1.利用傅立葉轉換的方式過濾修正、還有最後面只考量歷時長於0.3秒的部分,應是考量不同頻率震波對於體感震度或是建物方面的影響,放大主頻的部分、並且去除太過高頻的資訊。
這部分在另一個頁面有討論到:
http://www.data.jma.go.jp/svd/eqev/data/kyoshin/kaisetsu/index.htm
主要是說同樣震度6弱的震度計,有提到1995年阪神地震時的震度計算方式是舊的,以現在的計算方式相當於震度6強(加速度值是818gal,應指的是未修正的值)。以2003年宮城地震大船渡測站測到1105gal(亦是未修正的東西分量),但實際上的破壞不及阪神地震。
在此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單考量gal值,高估震度的可能性是有的,因為以數位資料的特性來說(地震儀取樣率為100Hz的話,代表1秒鐘可以取100個值),要是加速度的極值若在高頻段,可能對房屋不會有共振的效果(房屋的共振相對低頻),但為了完整記錄地震波的資料,取樣率高是必要的,因此使用高頻波記錄波形,並再濾波也是一種好方式。
在此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單考量gal值,高估震度的可能性是有的,因為以數位資料的特性來說(地震儀取樣率為100Hz的話,代表1秒鐘可以取100個值),要是加速度的極值若在高頻段,可能對房屋不會有共振的效果(房屋的共振相對低頻),但為了完整記錄地震波的資料,取樣率高是必要的,因此使用高頻波記錄波形,並再濾波也是一種好方式。
2.考量地震搖晃是三維的,或許將三分量的結果變成合向量更符合實際結果。
3.因為震度是經過複雜運算出來的,所以JMA官方公告震度階的時候,不會直接給一個對應區間,而是「參考區間」,因為儀器測量原始加速度gal值再經過計算又會跑掉了。
對於目前震度的制定與應用的反思
震度的初衷是用來了解地震災害程度、防災的用途,因此務求接近實際災情是必須的,近來隨著儀器的進步,雖然對地震科學的研究有很多貢獻,但我們也不知道震度的估算是不是會因而受到影響。雖然沒有完整的資訊,但就目前日本氣象廳公布的情報中,可以發現他們考量了實際災情與震度的關聯,而調整出目前計測震度的算法與震度分級。而從USGS的麥卡利震度階的對照表中也可以發現加入了最大地動「速度」值的考量,這也意味著雖然 「加速度」可以對應到受力情況,但在某些情況振動的週期較長時,即使沒有很高的加速度,搖晃仍然有機會很大,或許可試著從近年的中大型地震的災害與震度落差的分析著手,找適合我們使用的震度階,是未來地震與防災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畢竟如果震度和災情的連結若是不明確,對於大家的防災認知會有影響,要是高估的次數多了,我們會對防災的敏感度下降,如果是低估,那會更可怕,不得不謹慎啊!
臺灣自2020年實施新的地震震度分級制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以下連結文章
回覆刪除https://www.ntsec.edu.tw/LiveSupply-Content.aspx?cat=6841&a=6829&fld=&key=&isd=1&icop=10&p=1&lsid=1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