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2015年5月刊登,文中尼泊爾的地震指的是2015年4/25的地震,當時刊登此文用意為說明地震事件的背景地質條件,與給小學生聽的地震相關科學知識。
大約七千萬年前,印度和歐亞大陸之間還隔著一片汪洋,但是隨著板塊運動,兩大陸塊逐漸靠近,最後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在五千五百萬年左右碰撞在一起,並且逐漸隆起成高山(就是所謂的「造山作用」)。
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臺灣,臺灣主要的山脈,就是受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相互碰撞而拱起的。
地震之前:板塊擠壓累積能量
板塊碰撞除了會形成高山,在這樣強烈的擠壓下也可能發生地震。因為碰撞處的地下岩層,在受到外力擠壓時,會不斷累積能量。
當岩層承受外力到達極限就會破裂,並且產生地震波,釋放出累積的能量。就像我們對折竹筷,竹筷會先彎曲,到了一定程度才斷掉一樣。
地震發生後,如果岩層還持續受到外力,就會重新累積能量,直到下次再度破裂。地震的重覆發生,就如同桌上有一堆粗細不同的竹筷,每次拿一根起來折斷,就代表發生一次地震,接著換下一根,代表又一次發生地震。喜馬拉雅山附近的地質背景與板塊構造(上圖),斷層錯動與竹筷的類比(下圖),柯欽耀繪,2015年5月4日刊於國語日報之附圖。 |
地震之後:岩層性質、周遭環境改變
粗細不同的竹筷,代表了每次地震後岩層的性質、周遭的環境都會稍稍改變,所以每次折斷需要花費的時間、力道都不同。換另一個人來折,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地方三天兩頭就有地震,而同一地區即使經常發生地震,科學家還是無法精準預測下一次地震時發生的時間。而且不同地區的地質特性、板塊運動方式都不一樣,也無法拿來直接比較研究。 科學家分析紀錄 估算地震規模
但科學家也並非束手無策,他們從地震的紀錄、板塊運動與斷層的特性、地質探勘等方式,找到了一些規律性。
譬如從長時間來看,可能固定過個幾十年至數百年就會發生一次大地震,甚至可以估算某地區可能會發生的最大地震規模。
以喜馬拉雅山為例,自二00一年開始,就有科學家分析過去的地震紀錄,發現有些地方自一八00年以來就沒發生過大地震,有孕育強震的機會。因此,有更多地震學家注意到世界上可能會發生大地震的地方。
但是目前科學仍有極限,只能推論哪些地區未來的地震可能有多大,而無法精確估算出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甚至有些地區,即使地震發生頻率似乎有點規律,但仍無法真正預測。
而且就算知道有些地方有機會發生大地震,要加以預防讓災情減輕,還需要搭配國土規畫、都市更新等長期計畫,有時可能要花上數十年才看得到成效。
積極防災 才能降低災害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由於人口密集,且仍有許多無法承受大地震的老舊建築,如舊城區,災情才會這麼嚴重。而世上仍有許多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地區,政府當局並沒有任何行動。希望藉著這次慘痛教訓,在有限的科學能力下,大家可以積極防災,譬如增強建築的耐震程度、地震防災教育、防災科技的研發,才有可能讓災害減輕至最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