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號目前所在的位置就在Gale隕石坑的Yellowknife Bay,一個充滿沉積岩的地區,從上圖右可以看到,白色箭頭指的是礦脈(礦物富集帶),黑色箭頭則是小型礦區,另外還有更多的礦脈在這個區域,像下圖更能明顯的看出,白色一條一條的礦物脈狀物。
這些礦脈成份是什麼呢?從好奇號上的兩個重要儀器「α粒子X射線分光儀」(APXS)和「火星手臂透鏡成像儀」(MAHLI)是兩項探測的利器,利用前者從礦脈中偵測到了大量的鈣和硫,因此礦脈來源很可能就是像石膏等水合物一樣的硫酸鈣,經由水溶解的礦物,充填了岩石破裂產生的裂縫。在地球上,這樣的礦脈多為水的作用為主,下面的右圖是地球岩石的礦脈,左圖則是火星上拍到的照片。
除了礦脈,還有什麼樣有水的證據呢?就是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沉積岩。沉積岩中有許多的構造在此出現,從最粗粒的鵝卵石和粗砂,我們可以說泥、沙可能因為風的吹拂而搬運,但是顆粒大小到一定的程度就有可能吹不動了,就得靠水流的作用,而發現像鵝卵石與稍微磨圓的粗砂,就代表著還有滾動的跡像,因此只靠隕石撞擊碎裂而產生這些小石頭的可能性又更低了。最後,就是「交錯層理」,交錯層理是沉積作用中的重要現象,代表著「水流」的證據,在地球,地質學家可以利用交錯層理判別古水流方向!在火星找到了交錯層理,意味著發現了水流的歷史記錄,這也是在火星表面上首次找到這樣確切的證據!(下圖)
這些觀測結果振奮了NASA的研究人員,也振奮了筆者我,畢竟,這些現象在地球看似稀鬆平常,但是,搬到了火星上,也告訴了我們,或許火星也曾經歷過這些現象!接下來,好奇號要往下鑽了,想到在外太空電影不禁想到了電影「世界末日」。而我在過去大學時代也曾做過湖泊沉積物的專題研究,這一次好奇號預計鑽探的地點,是在這個地區的沉積岩中較為細顆粒的地方,並非剛才提及的鵝卵石和交錯層。顆粒細意味著在湖泊中的沉積環境相對穩定,生物死亡後,也會平穩的沉到底部,埋在砂和泥當中,如果在鑽探的岩心發現了有機物,那又是一個驚人的重大發現,屆時我們再來看看,好奇號能否再激盪出更多人們的好奇心?
資料來源:
噴射推進實驗室
http://mars.jpl.nasa.gov/ms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