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一點都不科學的科學教育?

我們的中小學科學教育科學嗎?

以教材的知識向度來說,我們的科學教育強到嚇死人!生物、理化(物理、化學)、地科都教的不算少耶…舉凡遺傳學、演化論、生態學、氧化還原、電磁學、板塊運動、天氣預報…還要背至少三分之一的元素周期表,感覺這些東西學好了要進理組一點都不難吧?


不過看著目前偽科學充斥著世面,有些甚至像包著美麗糖衣的毒藥,令人防不勝防,突然覺得危機降臨。因為,有時散布偽科學訊息的,不是某某叔嬸姨舅,而是身旁具有科學領域的碩博士朋友,這很驚悚啊!他們是科學的高知識分子,怎麼會協助傳遞這些奇怪的養生謬論、食品謠言、甚至外星人見聞等等。照理說這些朋友應該最能進行科學辨證的啊?很多朋友會告訴我:這不是他擅長的領域,他還是無法辨證真偽…這不就代表我們只是訓練出某些領域的專家,而國民科學素養卻停滯不前嗎?



對於自然科學的學習,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歪掉的?
我想應該很小,就目前觀察可能是在國中以前,有位在天龍國教理化地科的朋友告訴我:「學生超喜歡講外星人,你只要講到地球以外的東西,問他們為什麼,八成會不假思索的跟你說:『是外星人造成的!』」這實在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因為這發生在都會區啊! 

就自己近期的例子,當我在某國中分享關於「火星任務」與國中自然科學的關係時,就聽到了前排學生在爭吵著有沒有火星人的事,其中對科普演講最熱中的那位同學,正為了他堅持目前沒有證據支持有火星人而吵的面紅耳赤。當下我並無更好的策略能化解他們的爭執,而我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最好的方式反而是讓他們自己找資料支持自己的說法。


科學真的是靠練習就會的嗎?


過往的教學與測驗是重要的因素
至於怎麼歪掉的,我想這並非一日之寒的結果,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與測驗,造就了我們「不重視原理機制,只強調答案正確」的學習策略。無論是聯考或是基測,我們的學習目標似乎都是以「解題」作為脈絡,雖然隨著測驗理論的演進,在後期的基測以至於現在的會考,都以「重著理解」作為前題來設計題目,然而對於大多數的坊間測驗卷、參考書或是補教業者仍以「練習」作為面對這些測驗的策略(在此強調一下,我指的是以「練習」作為策略的補教老師,並非所有補教業都是糟的,有些學校老師也可能覺得練習是王道),先前看到謝宇程先生的文章翻轉教室的致命傷,竟然是我們「太不重視」考試?裡面目前教育測驗的現狀,更是心有所感。


或許這邊也能用兩題地科試題的差異來看看測驗學理上的差異。
以下是104年教育會考的第9題:
9.下列何者不是搬運作用的現象?
(A)屏東的漂流木隨海水漂流到小琉球
(B)冰島的火山灰隨風飄送到歐洲各地
(C)綠島的火成岩隨板塊聚合漸漸往臺東靠近
(D)太魯閣的大理岩碎塊被河水帶至花蓮海邊
這是一個算很簡單的題目,,平常我們會用自然觀察描述選項中的事情,而現在只是希望學生能從中選出「搬運作用」的自然現象,或許多少有點記憶,但實質上則是可以連結現象與原理的題目。(或許你會問「搬運作用」為何重要?至少我可以說,它是基本形塑地表變遷的外營力作用之一,我們常說的「土石流」就正屬於搬運作用啊!)

以下是從某參考書中摘出屬於單純練習卻無實質意義的題目:
部分國中自然總複習和地科參考書,這只是極小部分。

1.單純只有海洋的板塊,下列板塊何者最合乎這條件? (A)非洲板塊 (B)南極板塊 (C)太平洋板塊 (D)北美板塊
2.有關大陸與海洋變動的理論,最先提出的學說是什麼? (A)大陸漂移 (B)海底擴張 (C)板塊運動 (D)地球板塊

1題如果拿給地科的教授會瞬間被罵翻,根本沒有「海洋板塊」的說法,題意不明,記得這個也沒什麼意義。而第2題雖然有碰觸到大陸漂移、板塊學說等理論,卻仍淪為零碎的記誦知識,知道「誰先提出」並沒有科學意義。



所以若以科學教育來看,教改是失敗的囉?
但我不會這麼簡化的把事情這樣解讀,因為即使就算是失敗好了,也不能說明「原來比較好」,畢竟這個社會不科學已久,即使包括我或比我年紀大的聯考世代,頂多只能說在考試壓力下「顯得」厲害一點,但那是會考試會解題,並不一定是能「解決問題」,否則大家也不會老說教改失敗了吧?以制度面來看即使是現今的教育政策,還是會有人說「無解」,因為不存在同時可以符合國民教育與菁英教育的課綱,而以目前競爭較激烈的考區,仍視會考為升學考試;甚至有人說教育問題的解方根本是要改變家長的思維……但這些消極的態度無助於現狀的改變,反而身為教育者或是知識提供者(我們寫科普的人),應該思索的是有沒有我們有可能有機會做到的哪些事來翻轉我們的科教困境呢?
你是為了考試念自然,還是為了瞭解自然念自然?
CC2.0 By Alberto G.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lbertogp123/

不先下結論,尋求更多的方向
像我們這樣的升斗小民,既撼不了教育政策,也動不了課綱,但就一個儀器來說,似乎也沒有一個螺絲釘是完全不重要的?故也不用妄自斐薄,近來像翻轉教育、磨課師、探究實作……等對臺灣而言較新的教育策略,似乎成了許多創新教育者的工具,畢竟能脫離教條試的背誦、無目的的計算過程,可以說是跳脫僵化科學教育的第一步。但是,然後呢?


然後我們的學生就能乖乖的從實作中學習到探究精神?別傻了,這絕對會被教育現場的老師批到死。都會的老師會說:「我這樣子拖進度鐵定被校方家長罵死。」偏鄉的老師則會講:「我的學生要是能乖乖在位子上就喔米斗弗了!」但話說回來,沒有要整學期都在探究啊,而探究的事也不該只有自然科老師能做啊?或許可以在國文課裡論證某個文章的邏輯,甚至從史地著手,像是五堵、七堵、頭城、九分這樣的地名由來的資料搜集。從資料上的邏輯和證據來探究,還是能用科學精神下去推…

當然說到此,有些老師又要鞭我了,當然身為一個科普傳播人,仍積極的在嘗試融入科學探究精神在自己的文章當中,而非只是寫寫冷知識,或是寫些笑笑偽科學的文章而已。若對此議題有興趣,我會在今年118泛科知識節16:00~17:00的時段位於D會議廳(據說在1),與大家討論中學科教與科普該怎麼做,才會讓社會變得更科學。而同台的廖英凱大大,也會從政策面來探討我們該如何解決台灣的「社會性科學議題」。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